|
探究标准成本法和在企业中的运用时间:2024-09-13 廖 强 (江西财经大学,江西 南昌 330013) 摘 要:本文在概述标准成本法的相关概念的基础上,探究了标准成本法在控制产品成本、进行绩效考核等方面发挥的作用。 关键词:标准成本法;标准成本;成本控制 Exploring the standard cost method and its application in the enterprise Liao Qiang Abstract: Basing on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relevant concepts of standard cost method, this paper probes into the role of standard cost method in controlling product cost and performance evaluation. Key word:standard cost method standard cost cost control
标准成本法,又名标准成本制度。是指预先制定成本标准,并将实际成本与实际标准成本进行比较,分析差异产生的原因,明确经济责任以消除差异,并据以加强成本控制的一种成本控制系统。标准成本法是在泰罗的生产过程标准化思想的影响下产生的,并已成为现代企业成本管理的重要组成内容。标准成本法不仅仅是一种成本计算制度,更是一个完整的成本管理系统,帮助企业全面提高生产经济效益的有力工具。标准成本法克服了实际成本法下产品成本核算的滞后性,是可及时提供成本控制信息的一种成本核算方法,因其严谨性和易操作性,已得到广泛运用。 一、标准成本的相关概念 标准成本,是在对企业产品成本构成进行充分精确的调查分析的基础上,结合企业现有设备和生产管理水平所确定的企业生产某种产品应当达到的成本水平。标准成本的制定要充分考虑诸多要素,并会同多部门共同协商完成。在制定标准成本时,首先要调查分析产品成本的构成,准确计算各生产环节的人工成本及物料成本;此外,标准成本的制定要和企业的实际情况相适应,企业现有的技术水平以及生产管理水平直接影响生产效率,进而影响标准成本的制定。标准成本是指在生产高效率运转的情况下制造产品的成本,是一种预计成本,而不是指实际发生的成本。标准成本的功能类似于一套标准成本模板,用以在产品生产过程中衡量工作效率并控制成本。标准成本按其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水平的不同可划分为理想标准成本和一般标准成本。 1.理想标准成本 理想标准成本是指在企业现有技术水平和生产管理能力所能达到的最低成本水平,即理论上的业绩标准、生产要素的理想价格和可能实现的最高生产能力的利用水平。理想的生产状态是指生产过程中没有资源浪费导致的生产要素消耗、工人熟练生产任务并工时完全有效、无废品损失和停工时间等条件下可能实现的最优业绩。理想生产状态要求达到理论上的设备利用程度,只扣除不可避免的机器修理、改换品种、调整设备的时间,不考虑生产技术故障造成的损失。理想标准成本在实际中很难实现,即使出现也无法维持,在实际中采用这种标准便丧失了成本控制和业绩考核的功能,甚至会挫伤部门的积极性。 2.一般标准成本 一般标准成本是在效率良好的条件下,根据下期预计的生产要素消耗、生产要素预计价格和预计生产经营能力利用程度制定出的标准成本。一般标准成本在金额上大于理想标准成本,是一种经过努力能达到的成本标准。它将无法避免的损耗和低效率等情况也考虑在内,切合实际情况,具备科学性和可行性。在业绩评价以及成本控制的功能上优于理想成本,可充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 二、标准成本法在企业中的运用 1.产品成本控制功能 标准成本法为企业提供了一种具有科学依据的目标成本。在企业中,管理层为了达到其战略目标,尤为重视产品成本的控制,因为这直接关系到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以及盈利能力。实际成本法的一大缺点在于其落后于生产过程,只有在完成生产过程后才能计算得到实际发生的成本,具有滞后性。而标准成本法可以满足了管理层对成本控制的需要,标准成本是一种预计成本,具有前瞻性。在准确分析产品成本构成,联合会计、采购、车间等多部门共同制定成本标准的基础上,标准成本法具备科学性和可行性。在成本形成过程中,通过实际成本和标准成本的差异分析,及时发现问题,采取措施消除或减少差异,从而达到降低产品成本的目的。 2.预算的编制和控制功能 标准成本资料有时可以直接作为编制预算的基础,简化了预算编制的过程,并提高预算编制的有效性。标准成本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人为失误,进一步提高预算的准确程度。此外,标准成本剔除了低效率和浪费以及偶然因素的影响,比实际成本更符合客观实际,为企业管理者提供决策相关的信息支持。 3.企业绩效考核的有效工具 在企业准确制定标准成本的前提下,便可定期通过比较得到实际成本和标准成本产生的差异,通过分析差异,明确经济责任,以达到考核的目的。标准成本充当了“尺子”的作用,让各部门的业绩都有了可供考核的依据。企业管理层可根据相应的成本指标对每个部门进行绩效考核,从而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另外,标准成本法能够提供一套有效地决策依据,使得企业管理层的决策更加科学,实现相应的战略目标。 三、结语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当下,企业面临着更大的市场竞争与挑战。在企业管理中,标准成本法可以有效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效率、控制产品成本,并在考核部门业绩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企业可结合自身实际,充分发挥标准成本法的优势,帮助企业持续稳步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钟敏; 李端生.作业成本法与标准成本法的结合应用——标准作业成本法.财会月刊.2015.11 [2] 葛奇霞.标准成本法在制造业的应用研究.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6.4 [3] 张萌.标准成本法在企业成本管理中的应用.现代商贸工业.2017.3 作者:Liao Qiang 单位:Jiangx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