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生态环保理念下当代服装企业的发展时间:2024-09-10 王妤婕 (江西财经大学 会计学院,江西 南昌 330013)
摘 要:十九大报告对生态文明建设作了全面的总结,提出“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的未来展望。各行各业不断重视生态环境保护,为我国的生态环境保护做出了卓越的贡献。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生态经济”已是大势所趋。而作为具有周期时间概念的服装行业,“生态经济”理念的深入,意味着我国的服装企业必须要进行改革和创新,并且改进生产方式,让服装在环保的理念下更好更健康的发展。 关键词:生态环保;服装企业;创新
一、 当今我国服装企业发展现状 (一) 发展前景良好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国服装产业也取得了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服装产业结构不断调整,转型升级;“生态环保”的意识与自觉行动在服装行业日益盛行;环保品牌不断壮大;服装产业和多元时尚文化齐头并进;国内市场成为服装企业新的增长点;整合国际资源,走向现代运营模式等现象出现。这些都表示我国的服装产业已迎来了新一轮的发展机遇。 (二) 服装企业目前暴露的不足之处 1.专业人才匮乏,人才培养意识不强 如今,各行各业都需要大批量专业人才。尤其是对创意性很强的服装产业来说,机器、工厂等都是可复制的,只有人的创造力是不可复制的,可为企业带来无法估计的经济价值。对服装企业来说,服装设计、生产、营销、品牌传播等方面都要人才。随着生态环保理念的深入,服装企业对生产人员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而我国对该类人员的教育水平还未达到这样的高度。然而很多服装企业对人才的培养意识还不够清晰,仅局限于对服装设计方面的创新,而忽略多方面人才的培养,导致服装企业的创新程度跟不上市场日新月异的变化。 2.生产技术老化,创新速度缓慢 如今我国大部分服装生产企业的设备和技术比较落后。近几年我国加大了引进和改造力度 ,较大程度提升了产品质量,但用先进设备生产低档产品的现象屡见不鲜,使用劣质原料、低档染化料的情况比比皆是。服装业的环保技术、标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不健全、不完善,对原材料中有毒物质的限量及控制技术和检测方法的研究速度远远滞后于国外出台标准的速度。由于检测设备落后,专业技术人员缺乏,在检测技术方法的广泛性、准确性和可靠性上也存在比较大的差距,从而导致创新速度缓慢。 3.市场需求的多元化,人民对服装的要求越来越高 经济的发展让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时尚的追求也越来越凸显出来。服装不再是单纯抗寒的物质产品,而是人们对美的外化追求。而由于地域文化、社会环境、民族因素的不同,每个人的审美都有很大不同,这就导致了人们的服装需求的多元化。这这点上来说,如何抓住消费者心理成为服装企业发展的一大难题。一旦企业生产的产品脱离了社会主流,或者满足不了消费者的多元化需求,就很容易导致失败经营甚至倒闭破产。 这些不足对服装企业的生态环保发展带来了很大的阻力。如何在“生态经济”的大潮中前行,成为很多服装企业必须思考的生存问题。 (三)生态标准体系的建立 我国纺织工业标准化研究所以Oeko-TexStand2ard100为参考,制定了有害物质检测方法或限量标准,先后颁布了《纺织品通用安全技术要求》、《生态纺织品通用及特殊技术要求》,国家环保局起草的HJB30-2000《生态纺织品》等几项纺织品生态标准。上海、苏州等纺织品出口基地相继成立了禁用染料检测中心,有20多家检测机构获得了出具禁用染料检验报告的认证资格。 二、 生态环保理念对服装企业的重要性 (一)贯彻落实我国科学发展观,坚持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之一,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推进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重视解决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坚持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的持续协调发展。十九大报告也对生态文明建设作了全面的总结,提出“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的未来展望。服装企业作为一类生产企业,所产生的化学废料非常多,将环保理念引入服装生产流程中,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少污染物排放量,为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二)提高服装质量,保护人体健康 衣服最基础的功能就是起到保护作用,其次才是装饰功能。服装不仅要为人们抵抗冬日的严寒,而作为亲肤产品,服装对皮肤的直接接触更是对衣物的质量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将环保理念引入服装生产中,可以极大的提高服装的环保特性,为服装的保护功能再加上一道屏障,保护人们的身体健康。 (三)与生态经济接轨,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生态经济”已是大势所趋。而作为具有周期时间概念的服装行业,“生态经济”理念的深入,意味着我国的服装企业必须要进行改革和创新,并且改进生产方式,让服装在环保的理念下更好更健康的发展。服装企业只有顺应时代发展潮流,与环保理念接轨,进一步深化自己的环保理念,才能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在激烈的市场中占得一席之地。 (四)适应经济全球化,扩大国外市场 事实证明,国外服装产业要比国内服装企业的发展要好得多。如今,环保成为全球的话题。而很早开始国外很多服装品牌就开始注重环保理念。我国服装企业要想打开国外市场,就必须紧跟时代步伐,与国际环保理念接轨,提高国外市场竞争力。 三、 生态环保理念与服装企业创新的融合 (一) 服装设计上的创新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更注重服装的装饰性,对服装的创新设计要求越来越高,这就要求服装设计师着重于在环保概念的基础上注入创新元素。敬畏自然,保护生态环境,因为追求合适的美感与精致的够用,也意味着设计师应该赋予每一件产品生命的长度,而非购后束之高阁或用后即弃。环保的服装设计理念就是待整个设计和加工的过程都不会有污染,在材料的选材上坚决不会危害到人类以及珍稀动物。设计的理念一定要是在环保的条件下,在自然资源允许的条件下,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设计出对人体健康有保证的舒适、完美、个性的服装。 (二) 服装材料选择上的创新 使用不同的材料让服装的工艺得以提升,让服装具有它的环保价值,而大自然就赋予了我们最好的材料。国外服装品牌法路易娜女装就很好地贯彻了这一点,品质优良的棉、麻、丝、毛,是法路易娜的首选。事实上,这种对自然材质的严苛要求也表现在对面辅料供应商的选择上,与那些持有并实践环保理念的供应商合作。对可循环材料的采用不仅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同时穿着的感受更加舒适。在辅料的选择上,法路易娜选用了果实纽扣作为衣服配饰的使用。果实纽扣的使用,在不断践行着环保理念的同时,还在每一道复杂的制作工艺中体现着法路易娜包容、价值的设计美学。在选材方面我们可以借鉴这些国外服装品牌,选择有机棉、彩色棉、有机羊毛、莫代尔、大豆纤维、竹纤维以及麻纤维等,这些材料都可以符合服装环保的时代,因为它们碳的排放量十分低,这种自然材料制成的服装比人工合成的材料的服装对人体更健康,更容易被人们接受。 (三) 服装生产经营过程上的创新 “环保生产”是贯穿在整个服装生产流程中的理念,其中包括在工艺的环保、生产资源的有效利用,减少不必要的工序、设备和改善生产环境等方面。能源方面通过采用太阳能、风能、生物能等清洁能源来代替传统的高碳的石化能源。坚持采用低耗能的生产方式,推动原材料的循环再生。积极研发可回收再利用的纤维,开发环保服装及旧衣物的循环回收工艺。在经营方面,引入高效的经营管理经验,通过节约资源、注重环境,将企业内外部生态环境重新定位,实现企业可持续的长远发展。 四、 生态环保理念下当代服装企业发展策略 (一) 相关部门制定服装业用料的强制性标准,加强环保立法 参照发达国家有关环保纺织品的相关标准 ,结合我国国情,制定出与国际接轨的绿色纺织品强制性标准。创建国际认可的服装产品检验机构,提高我国服装面料检测水平,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建立和完善环保立法,对无法达到环境标准的产品和高污染企业进行严格整治和监督 ,并依法进行严厉的处罚。 (二)政府加大资金支持服装企业绿色转型 目前我国服装企业普遍规模小,自身没有足够能力完成有关绿色项目方面的投资。政府应采取相应措施,对参加认证的企业给予信贷支持 ,对正在努力获取国际认证的产品少征税,以此支持和帮助绿色转型企业。政府应该有计划的投入资金,建立一批环保高新技术研究基地和孵化器,带动一批大中型企业进行研究和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绿色技术,推动我国绿色产品和技术的不断升级。 (三)服装企业要以人为本,设计并生产适应消费者需求的环保服装产品 服装最主要的吸引点就是实用以及时尚。除此之外加上环保理念,坚持生态环保的设计方式,设计出既实用又极具美感的环保服装,不仅能让人穿的舒适,穿的舒心,更能使消费者产生维护生态的使命感,让人感觉在自然与和谐的状态中协调统一。而也可将我国的传统文化因素注入环保服装中,创造我国的新兴服装文化。 (四)推动服装的废旧回收和循环利用 设置服装旧物回收点,将回收的衣物进行循环利用。与此同时,服装生产企业还可以与经销商合作,开通各式各样的服装增值服务,帮助顾客回收旧衣物,指导顾客进行服饰二次创作,推动服装的绿色消费。
参考文献 [1] 刘爽.环保概念服装的设计与创新性研究[J],2013. [2] 华梅.低碳经济背景下服装企业电子商务的绿色竞争力[J].2012 [3] 唐虹, 可穿戴智能纺织品发展趋势与方向 [J].纺织报告,2017年第1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