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北小龙虾综合产值突破600亿元时间:2015-11-03
金秋十月,小龙虾产业完美收官。潜江市小龙虾养殖面积达到30万亩,产量6万吨、同比增加15%;荆州市小龙虾养殖面积达到215万亩,产量20.8万吨、同比增加18.9%。 据统计,全省今年稻田养虾面积达279.8万亩,池塘高效健康养殖面积达到101.9万亩,各类水体养殖小龙虾总面积超过400万亩,小龙虾产量达43.3万吨、同比增加10.2%,小龙虾批发市场综合平均价格为45.86元/公斤、同比上涨13.23%,小龙虾养殖、加工、流通、餐饮综合产值达到603.1亿元,同比增幅达23.79%。 生态化、标准化养殖迅速发展 近年来,随着小龙虾消费市场的持续升温,各类生产主体发展小龙虾养殖的积极性不断高涨。湖北省各级水产主管部门顺势而为,充分调动省、市、县、乡四级水产技术推广力量,大力开展小龙虾池塘标准化养殖和“虾稻共作”综合种养等高效技术模式推广,有效带动小龙虾养殖规模和技术水平不断提高。 2015年,全省新增“稻虾共作”、“稻虾连作”两大生态养虾模式60.2万亩,新增小龙虾池塘混养面积1.9万亩,“虾稻共作”模式小龙虾平均单产达97.26公斤/亩、同比提高3.57%,小龙虾池塘混养平均单产达154.66公斤/亩、同比提高4.51%。 餐饮消费、加工增值持续升温 “虾子每年都涨价”,在湖北的大街小巷经常听到食客们发出这样的感叹。近年来,小龙虾菜肴持续成为各地夏季餐饮的销量桂冠军,小龙虾已成为我省反腐新形势下推动餐饮经济稳定增长的一道亮丽名片。 据不完全统计,今年全省专营小龙虾餐馆数量超过1.5万家,餐饮消耗小龙虾24.7万吨、同比增加9.78%,小龙虾餐饮产值达332.62亿元、同比增加30%。在餐饮业持续火热的同时,小龙虾加工业正由单一出口向国内外市场齐头并进的方向健康发展。1-9月份,全省加工小龙虾成品5.97万吨、同比增加1.88%,出口小龙虾平均价格1.34万元/吨、同比增加9.75%,小龙虾出口额1.35亿美元、同比减少21.38%。新研发投产的小龙虾尾、清水虾等产品在国内市场销售火爆,莱克水产、华山水产等龙头企业国内市场销售额已突破亿元,比去年同期翻了一番。 “互联网+小龙虾”蓬勃发展 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各级党委政府大力高度重视小龙虾电子商务产业,通过政策引导、服务配套、人才培养、大力宣传等措施,构建了以潜江市为代表的小龙虾电子商务一体化平台,培育了一批小龙虾电子商务龙头企业,推动小龙虾产业向全国网络市场阔步前行。湖北虾谷公司以打造国内最大全产业链、全品类小龙虾垂直电商平台为目标,相继在全国设立20多个直售点,推动本地“网”上小龙虾大举进军外埠市场,触角延伸到西安、上海、重庆、成都、郑州等国内10多个一二类城市。 湖北小龙虾电子商务公司大力构建“O2O”电商模式,在国内一线城市建立“线上交易、线下交付”的新型小龙虾营销网络,年在全国成立10个办事处、建立100家“潜江龙虾直供”品牌店、输出潜江虾厨200名,电子商务年销售额突破2亿元。“虾小弟”、“虾滋味”等一批小龙虾电子商务品牌在全国形成重要影响力,“楚江红”小龙虾荣获中国驰名商标。 成功探索出“三农”产业融合新路子 稻田综合种养“华山模式”探索了一套企业、农户、集体合作共赢的经营体系和“产城互动”的城镇化路径。由华山公司以666元/亩的价格租赁农户土地经营权,按40亩左右为标准进行大规模连片整治。将整治后“虾稻共作”标准单元以公司向农户租赁的价格再向农户发包。通过“反租倒包”,农户成为统一经营模式下的二级经营主体——直接参与生产经营,并由此获得规模经营的高收益。 在农户反租倒包基础上,实行“公司+合作社+农户”的经营体制:华山公司统一标准化生产指导、统一收购稻谷和小龙虾、发展小龙虾深加工。合作社负责统一生产服务。农户则负责在自已反租倒包的田块上直接生产经营。“华山模式”实现了地增多、粮增产、田增效的显著成效。赵脑村流转的1.2万亩土地中,除去田梗、道路、三沟等,原有耕地面积为7550亩。经过规模化、标准化整治后,耕地面积达到10942亩,新增3390亩。过去7550亩耕地中,种水稻的只有2400亩左右,单产1500斤,总产360万斤。 目前的“虾稻共作”模式可使水稻种植面积稳定在9300亩,总产达到1364.5万斤,每年多产1000万斤。虾稻共作标准单元每亩可稳定产出350-400斤小龙虾,毛收入4200以上;一季普通中稻毛收入1500元以上,两者相加在6000元左右;扣除租金和生产成本,每亩至少可得纯收入3000元以上。 保障政策得到进一步完善 为保障小龙虾养殖业健康发展,我省积极开展精准扶贫、养殖保险、金融服务、市场价格发布等有力措施,有效为养虾户解决了苗种、抗灾、融资、信息等多方面难题。潜江市将小龙虾养殖列入市精准扶贫计划,从今年9月1日起至2018年10月31日止,从事小龙虾养殖的贫困户可享受1次企业虾苗无偿投放、1次财政资金扶持和1次信贷支持;此外,中国银行潜江市分行、潜江中银富登村镇银行持续发放为小龙虾量身打造的“欣农贷”产品,为小龙虾散养户提供了2万至数十万元的贷款。 通山县政府将小龙虾养殖纳入农业保险范畴,县财政专项安排50万元、按照50%的补贴标准为600多户虾农系上了“安全带”,同时还协调县金融部门推出“虾农贷”产品,并安排5000万元专项资金按照1000元/亩的标准进行全额贴息,有效解决养虾户“贷款难”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