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

湖北宜都市大力推进城乡生活垃圾一体化处理

时间:2015-07-09     【转载】   来自:宜都市委农办   阅读


  湖北宜都市通过建立和完善城乡环境治理长效机制,不断加快推进城乡生活垃圾一体化处理向村镇延伸。目前全市10个乡(镇、处)、2个管委会、123个行政村、30个城镇社区已全部纳入城乡垃圾一体化管理范围,农村人居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一是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构建“以户为单元、村为基础、乡镇为主体”的乡村环境卫生管理体系,对集镇、乡村主干道和农村次干道等,按顺序分片建设乡镇垃圾中转站、分村配置垃圾集并设施、分级落实环卫清扫和清运工具。目前,全市共有垃圾压缩转运站15座,各类垃圾收运点150个,垃圾运输车126台,垃圾池(箱、房)4124个,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1个,垃圾日处理能力达79吨。

  二是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全市投入财政专项资金1914.5万元(含垃圾中转站运行费用),各乡镇、街道每年对所辖村(社区)拨付1万元以上补贴,用于支持城乡垃圾处理一体化建设。建立绩效考核机制,实行以奖代补,每年对考核合格的村(社区)给予1万元奖励资金用于垃圾处置。

  三是实现专业转运处理。通过建立垃圾中转站,已形成“户集、村收、镇中转、市处理”的四级管理模式。为从根本上解决村庄、路旁、沟边环境“脏乱差”现象,全市计划新建垃圾中转站13座,完建的10座已投入运行。

  四是健全长效管理机制。为实现清洁环境“全覆盖、无缝隙”及建立垃圾治理长效管理机制,全市将环境卫生管理工作纳入乡镇年度目标责任考核范畴,将农村环境卫生保洁和生活垃圾处理工作列入效能考核范围,实行每两个月一次考核、督查、通报,考核结果直接与年度补贴挂钩。完善“市、镇、村”三级管理机制,在各乡镇(处)成立环卫管理中心,按照3-5人的标准配备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配备相应的垃圾收集车,村庄按照1人/百户的标准配备环卫作业人员。目前全市共有环卫管理机构11个,城区环卫工人206人,村级环卫作业人员510人。





最新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进行回复登录
技术支持: 时代之光 | 管理登录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