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

高产稻田引来数千种粮大户取经

时间:2015-09-14     作者:张真真 余运来【转载】   来自:湖北日报讯   阅读


  稻浪金黄,穗粒饱满,眼下正是中稻收割的季节。

  昨日,随州市曾都区何店镇王店村特别热闹,15辆大巴车满载着种粮大户前来观摩取经。“十多天来,来自京山、安陆、谷城、枣阳、广水、随县等地的共4500多名种粮大户,纷纷来这里看收成。”何店镇农技服务中心党支部书记王保明介绍着,嗓音略带沙哑。“听说这里水稻结实粒高,增产很快,有什么诀窍?”随县安居镇种粮大户加长义用手兜起沉甸甸的稻穗,直奔主题。“创建示范片之前,这里传统种植产量并不高。”王保明回答。一旁的曾都区农技推广中心副主任许贤超补充说,王店村是南水北调郧县柳陂镇移民安置点,此前以种植旱作物为主,2010年农业部在这里建500亩水稻高产示范基地,旨在帮助移民脱贫致富。

  修路修渠,改造田块,集中育秧,机械插秧,科学灌水,配方施肥,根据病虫情报统一配药、统一喷洒,新品种、新工艺在这里逐步推广。“2010年,省农科院在这里推广水稻新品种‘广两优476’。”王保明说,“当年就增产20%,亩产从500公斤增加到600公斤。”“原来种田,我们只在插秧时施底肥,后来农技专家指导在抽穗时也施穗肥。”68岁的王店村村民、种了近50年田的杨秀林说,“2011年又增产20%,我家增收4000多块钱。”“2013年,这里中稻亩产715.9公斤,创下当年全省单产最高纪录;2014年亩产712.3公斤;今年专家初测亩产将达718.7公斤。”许贤超自豪地宣布。“今年维持高产不容易,我们采用了‘水稻精量穴直播’技术,与原来稻种育秧再插秧不同,我们直接机播稻种,且机耕、施肥、播种一次完成,省去大量工序与劳动力。”王保明说。“种田也要与时俱进,科技种田大有可为!”谷城县农民伊合兴感叹道。


最新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进行回复登录
技术支持: 时代之光 | 管理登录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