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

我国农林高校突出农林特色推进新型智库建设

时间:2015-09-22     作者:俞俭 刘涛【转载】   来自:新华网   阅读


  2014年11月19日,第五届全国农林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论坛日前在华中农业大学举行,全国农林高校的228名代表参加会议,并就加强农林高校新型智库建设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交流。

  教育部社会科学司司长张东刚围绕学习贯彻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就全面深化高校社会科学领域综合改革,推进新型智库建设提出三点要求。

  第一,要准确把握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面临的新使命、新任务、新要求。这就要求高校要以更加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发挥人才荟萃、智力密集优势进行深入研究,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改革,为建设国家创新体系,在推进依法治教,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建设方面,为中央科学决策提出具有前瞻性、战略性、可操作性的咨询服务,为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学理支撑。

  第二,要加快推进中国新型高校管理建设。这就要求高校在基础研究、组织形式和管理方式等方面进行创新,同时,要以提升国家话语权为目标,推进高校“走出去。”

  第三,要突出农林院校特色,推动“三农”问题智库建设。这就要求各高校在着力开展战略研究,积极提出政策建言的同时,努力培养创新人才,充分发挥舆论引导和公共外交的作用。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秘书长程国强研究员做了题为“我国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改革”的主题报告。华南农业大学长江学者罗必良教授做了题为“‘三根’问题与新型城镇化”的主题报告。他从“地根”“劳根”“银根”三个方面,提出推进有利于农民的城镇化,以农民为本的新型城镇化,必须形成以中小城镇特别是以县城为主线,并融入合理的城镇体系与分工体系的城镇化。

  本届论坛共设农村经济发展、乡村社会治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新农村建设、科技管理4个分论坛,与会人员各抒己见、大胆质疑,经过深入细致的讨论形成了丰富的成果。

  本届论坛共征集论文105篇,评选出获奖论文45篇,其中一等奖8篇,二等奖15篇,三等奖22篇。


技术支持: 时代之光 | 管理登录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