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梅农发行投放与控险并重支持“三农”发展时间:2015-06-10 近年来,农发行黄梅县支行强化政策性定位,服务宏观调控,坚持以支持国家粮棉油购销储业务为主体、以支持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产业化经营为重点,全力促进县域“三农”发展,在黄梅县和龙感湖管理区农村金融中有效发挥了主体和骨干作用。从2008年至2015年5月27日,该行累计投放各类贷款 43.86亿元,其中粮棉油购销储贷款26.59亿元,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贷款8.68亿元,产业化龙头企业各类贷款8.29亿元,截至2015年5月 27日“三农”贷款余额12.11亿元。 全力以赴做好粮棉油购销储业务。该行坚持政策性办行方向,突出立行之本,始终如一、毫不懈怠地做好粮棉油购销储业务。坚持在不打“白条”前提下防控风险的指导思想,主动顺应粮棉油购销储机制新变化,紧盯国家收购政策的调整变化,择优支持市场化粮棉油收购,做好代储粮食监管工作,切实落实“五个关口”、“八个环节”、“十条底线”要求和“双结零”措施,确保粮棉油收储资金供应和管理不出大的问题。2008至2015年5月27日累计投放 26.89亿元贷款用于支持粮棉油购销储,累计收购粮食11.97亿斤,收购棉花325.65万担,收购油菜籽1.63亿斤,收购棉籽0.63亿斤,消除了“打白条”现象,解决了农民“卖难”问题。 鼎力做好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业务。黄梅农发行始终以服务“三农”为职责担当,结合国家惠农支农政策,不断拓展业务范围,依托黄梅县和龙感湖实际,有效增大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自2007年该业务开办至2015年5月27日累计支持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类项目10个,累计审批 9.92亿元,累计发放9.48亿元,其中累计支持农村流通体系建设项目1个,累计发放农村流通体系建设短期贷款0.2亿元,累计支持环境设施、农村路网、城镇基础设施、农村土地整治、水利建设等中长期项目9个,累计发放中长期项目贷款9.28亿元。截至2015年5月27日,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类贷款余额5.86亿元。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实施,兴建了黄梅县和龙感湖污水处理设置及配套管理,改善了黄梅城区周边农村交通,改造了黄梅县旧城区,完善了县域市政基础设施,增强了新县河及主要支流的防泄洪能力,集约利用了农地,拓宽了城市发展空间,促进了小池镇大开发,提升了城镇化水平,保护了农民利益。 稳健做好产业化龙头业务。黄梅支行综合运用项目贷款、技改贷款、土地流转贷款、短期贷款、循环贷款、承兑汇票、票据贴现等多元化信贷产品,大力支持中小实体经济,培育和支持产业化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助推现代农业兴起。2008至2015年5月27日累计投放各类贷款8.29亿元,其中投放中长期贷款1.1亿元,支持了5家企业技术设备升级和产能扩张,投放短期贷款7.19亿元,累计支持了21家企业,有效地满足了企业生产经营合理的流动资金需求。在该行的有力支持下,龙头企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培育了9家省级龙头企业和10家市级龙头企业,涌现了以康宏粮油、天丰股份、力达纺织、翔达油脂、五瑞生物、现代乳业、盛龙科技为代表的大型现代农业企业。 切实强化风险防控。多措并举强化基础管理,切实有效防控风险。一是切实抓好信贷基础管理年活动,综合利用自查、风险排查、专项检查和审计等方式查摆问题,做到发现一个问题、整改一个问题、不留死角。二是认真落实五个“做实”要求,做实评级、做实授信、做实调查、做实审查和做实担保,夯实信贷管理基础。三是以物资流、现金流、资金流为核心开展“三流”分析工作,掌握企业真实经营管理情况,及时预警并消除风险隐患。四是强化贷后监管,逐月对企业 “三品”(高管人品、主打产品、主要抵押品)、“三单”(水电缴费单、员工工资单、税收缴纳单)、“三流”(物资流、资金流和现金流)、“三司”(专业担保公司、资产评估公司、关联公司)进行认真检查,定期与不定期开展贷款风险排查。五是强化合规管理,狠抓员工违规积分管理。 |